学院主编团体标准审查会在北京顺利落幕
4月21日,南昌航空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与北京和筑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编制《装配式多腔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送审稿)》(以下简称《规程》)审查会在北京顺利召开。
会议成立权威专家审查组,由清华大学石永久教授任组长,北京城建集团高乃社教授级高工作为副组长。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与科技推广部副主任彭书凝主持会议,中国建筑业协会钢木建筑分会常务副会长党保卫、常务副秘书长刘民出席,南昌航空大学罗靓博士、邵炼博士,北京和筑科技有限公司张跃峰教授级高工、祝晨光总工程师代表主编单位参会。
当下,建筑行业向工业化、标准化加速迈进,装配式建筑备受关注,装配式多腔钢管混凝土结构优势明显,但推广受限于技术规程。南昌航空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吕辉院长团队在编制《规程》中发挥核心引领作用,经大量试验与理论研究,提出了实用计算公式及技术方法,为装配式多腔钢管混凝土结构在行业的应用发展筑牢理论与实践基础。北京和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丰富经验,深度参与编制各环节,在技术应用、实践验证方面提供关键支撑。
会上,罗靓博士代表编制组,详细介绍了《规程》的研编情况,包括编制背景、目的、依据和主要技术内容。审查委员会专家逐章逐条审阅《规程》(送审稿),通过提问、讨论以及《规程》编制组答疑,最终形成审查意见。审查委员会一致认为:《规程》涵盖了装配式多腔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分析、构件设计、节点构造、防护、制作与安装、验收等全过程内容,条文编写语言严谨、逻辑清晰,具有较强的工程可操作性和指导意义,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规程》吸收了近年来国内外在钢管混凝土结构、装配式建筑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经验,符合我国装配式建筑工业化、标准化的发展方向,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一致同意通过《规程》(送审稿)审查,《规程》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会议结束后,邵炼博士代表编制组感谢专家的辛勤付出与良好建议,表示将迅速组织团队修改《规程》,精准核实理论数据,深入考量实践应用,加强与各方沟通协作,进一步提高《规程》的科学性、严谨性、实用性,尽快上报中国建筑业协会审定发布。
此次审查会为《规程》完善指明方向。《规程》优化发布实施后,将规范技术应用,推动其普及,助力建筑行业绿色发展,提升工程质量和综合效益,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图文一审:李云丽 图文二审:周光权 图文终审:王秋先)